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最新动态

下载中心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普洱学院学报
创办日期: 1986年
主管部门: 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普洱学院
刊期: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CN):53-1224/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734

2025年04期
学者之声

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金发奇;吝志远;

构建数字经济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指数法测算了不同省份数字经济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探讨,并催生了相关研究假设的提出。为了验证假设的合理性,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计量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流通与销售全链条数字化显著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效应最强,中部次之,西部不显著。因此,要结合各个区域的特殊性,来制定本区域的措施,从而破解发展约束,刺激经济发展。

2025 年 04 期 v.41 ;
[下载次数: 19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民族团结进步研究

云南佤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历史、政治与民族关系的多维考察

李国钰;赵明生;杨宗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髓要义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民族学调查和语言学比较等方法,系统考察了佤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因素,提出佤族历史渊源的因素、佤族与中原王朝的政治隶属关系、跨民族交往及地缘分布格局是这一理念形成的核心机制。云南佤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在我国近代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爱国主义英勇斗争中表现出来,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坚如磐石。

2025 年 04 期 v.41 ;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缅边境地区边民守边固边长效机制研究”(24CMZ109)
[下载次数: 6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佤族生态习惯法的生态治理功能及其重构研究

祁永超;

佤族生态习惯法是佤族人民在传统物质生计实践中形成的有益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规则和禁律,其部分内容在历史更迭中逐步演变为适应现代乡村生活需要的村规民约,与环保法规、生态伦理等共同承担着生态治理的责任。佤族生态习惯法在生态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伦理教化和秩序约束的功能,具有柔性引导与硬性管理相结合的特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将其与佤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有益于农村现代化建设。

2025 年 04 期 v.41 ; 2024年度云南省“双百双进”活动调研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研究”(2024SBSJ24YB)阶段性成果; 云南省教育厅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1555”教学模式构建研究(2024JI060); 昭通学院教改课题“云南红色资源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的路径研究”(Ztjx202303)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24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治·经济·法学

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云南省保山市为例

黄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路径,保山市以乡土人才为核心,通过构建“土专家”“田秀才”培养体系,推动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电商赋能与特色文旅深度融合,形成产才融合的实践路径,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然而,目前仍面临人才总量偏低、结构失衡、行业分布单一、培养机制粗放及政策协同不足等困境。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完善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激活本土资源、优化服务生态等,构建“引育留用”一体化机制,为西南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经验路径。

2025 年 04 期 v.41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课题“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和对策研究”(2STA026)阶段性成果;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会智库项目重点课题资助项目“腾冲科学家论坛人才智力合作成果转化落地研究”(SHZK2024207)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公告栏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55,756
今日访问量: 0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